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于田縣86個深度貧困村里,新疆農業大學駐村工作隊隊員走家串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專家教授走進田間地頭傳授種養殖技能,而投入社會實踐的大學生則作為駐村工作隊的好幫手積極參與到村級各項事務中……大家頂烈日、冒酷暑、戰沙塵,帶領著當地貧困群眾如火如荼地戰斗在攻堅深度貧困的“戰場”上。
扶貧攻堅關鍵在人。新疆農業大學從“扶志扶智”著手,讓精兵強將到脫貧攻堅一線中鍛煉,實現脫貧攻堅與干部成長的良性互動。目前,該校已組建6個工作隊、38名隊員在阿瓦提縣開展“訪惠聚”駐村工作,選派94名駐村工作隊員在于田縣、疏勒縣幫扶深度貧困村助力脫貧攻堅。同時,該校不斷傳承紅色基因,突出實踐育人,鞏固和發展“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結合生產“的辦學方針。今年暑期,全校學生均以不同形式參加社會實踐,其中校院兩級集中組隊32支559人,分赴和田、喀什、阿克蘇、哈密等地開展各類政策宣講、扶貧攻堅、科技支農、鄉村振興、社會調研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延伸和落實到社會大課堂中。
駐村干部教師中既有實踐經驗豐富的農學專家,也有知識淵博的海歸博士。在深度貧困村的短短半年時間里,干部教師迅速實現了角色轉變,肩負責任和使命,深入基層,融入群眾,作為黨的一面旗幟,帶領大家脫貧攻堅,成為了脫貧攻堅隊伍中的智多星和主力軍。
7月31日,在于田縣喀爾克鄉拜什托格拉克村,年輕的農學博士玉素甫江·玉素音正忙著查看水渠有無堵塞、跑漏,一圈下來,玉素甫江臉上淌汗、后背濕透。這位33歲的農學博士已全然看不出大學教師的模樣。割小麥、開拖拉機、砌圍墻,半年來他和當地村民在田間地頭打成一片,儼然一副莊稼人把式。指導村民科學施肥、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動員轉移就業、牽頭鴿舍項目、發展庭院經濟……玉素甫江幾乎每天都奔忙在外。“明年我們村要脫貧,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實打實地把每一項工作干好。”由于工作突出,深受群眾歡迎,近日玉素甫江被破格任命為拜什托格拉克村黨支部書記。
建立聯動機制形成攻堅合力
“每個月校領導都會來村里看望我們,詢問工作進展,了解生活和工作上存在的困難,倍感溫暖。有學校作為強大后盾,我們有信心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駐村干部劉凱輝說到。
今年年初,新疆農業大學針對選派到深度貧困村駐村干部實際情況,在前期走訪調研和駐村各支力量深入溝通的基礎上,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率和優勢,率先建立了“2+5”聯動工作機制。其中,“2”為橫向聯動協調機制。即建立與15家派駐第一書記單位聯動協調機制,建立與縣鄉黨委政府聯動協調機制。其目的在于共同制定脫貧攻堅規劃和“時間表”“路線圖”,定期召開座談會和溝通信息,及時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目前,學校已與神華新疆能源公司建立了脫貧攻堅校企合作機制,學校畜養、農牧等專業培訓已無縫覆蓋該公司所有駐村工作隊。學校還選派專家赴于田縣調研修訂了《神華集團脫貧攻堅阿日希鄉、阿熱勒鄉三年實施綱要》,提供科學可行的建議,并在礦山環境治理、植被恢復等領域展開廣泛合作,形成了脫貧攻堅工作合力。
“5”為新疆農業大學校內工作機制。即黨委班子成員定期調研工作機制、駐村工作隊員聯動工作機制、日常考核評價工作機制、關心關愛工作機制、學院派出單位聯系駐村工作隊員工作機制。
“我們針對深度貧困村制定了專項扶貧工作方案,要求發揮駐村干部教師專業優勢、語言優勢,巡回組織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農業技術培訓、科技扶貧等培訓。”新疆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黃建昆介紹,學校按照駐村期間工作目標任務,制定了駐村工作隊員定期考核辦法,并根據表現情況給予獎勵或追責問責。學校黨委始終牢固樹立基層一線選人用人導向,在晉升職稱方面優先考慮、重點解決,通過基層這一大舞臺鍛造忠誠可靠、勇于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實施10項行動堅決啃下“硬骨頭”
在“2+5”聯動工作機制下,新疆農業大學通過實施10項行動計劃,幫助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一是幫助完善深度貧困村脫貧計劃。結合深度扶貧村所在地第一書記確定的扶貧方案,學校成立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方案調研組,共同研究制定村級脫貧方案和路線圖。指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按照“一戶一策,精準到人”的要求,制定貧困戶脫貧計劃。二是成立對口指導深度貧困村專家庫。由學校聯合農科院等相關單位,成立涉及農、林、水、牧、鄉村規劃等方面的專家庫,對口指導深度貧困村的農業生產。三是實施教育扶貧行動。從2018年至2020年,學校對生源地為于田縣、疏附縣和阿瓦提縣的家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優先享受各類獎助學金和勤工助學崗位。四是實施產教融合扶貧行動。對在阿瓦提縣駐村點建立動物、植物醫院等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整合升級,將6個村工作隊的科技力量、專家集中起來,通過做強示范點,提高服務能力,增強輻射效應,讓動物診所和植物醫院輻射到包括所在鄉鎮在內的其他鄉鎮。利用新媒體技術,建立網絡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點對點指導深度貧困村開展農業生產。調研發掘當地農村資源和特色優勢產業,通過產業試點等途徑幫扶村級產業發展。五是實施“互聯網+扶貧”行動計劃。學校組織學院干部教師為貧困地區群眾提供電子信息化、微商、電商等科學技術培訓,傳授“互聯網+”的理念和手段,為鄉村發展、產品推廣和銷售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六是實施貧困村農產品市場銷售拓展計劃。學校利用各派出單位和農大校友資源,大力推進深度貧困村農產品市場銷售拓展計劃;通過單位協議采購,在相關批發市場和賣場設立專柜等方式,幫助深度貧困村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七是實施庭院經濟示范引領行動。由農大專家一對一指導幫扶,建立家庭庭院經濟示范戶,引領當地有條件的農牧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八是實施國家通用語言和農業技術培訓行動。學校對村干部、致富帶頭人等村里骨干群體進行定制化國家通用語言培訓,通過短期高強度的集中授課,快速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水平。開辦農業技術培訓班,幫助培養一批能夠留在當地,管用夠用的“土專家”。九是實施開展政策宣講行動。學校組織師生、學生組織深入貧困地區向廣大貧困群眾宣傳黨和政府出臺的有關脫貧攻堅的系列政策舉措、實施的一系列民生項目,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激發他們參與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十是實施開展文化扶貧行動。學校組織開展“文化下鄉”系列活動,支持大學生藝術團等學生組織利用假期深入貧困村開展社會實踐,幫助當地開展文明鄉村建設,豐富貧困群眾文化生活。
科技扶貧助力產業發展
新疆農業大學長期致力于農業農村生產一線科技推廣與服務,在林果栽培、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領域積累積淀了豐富的實用技術。隨著自治區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新疆農業大學更加聚焦南疆重點貧困村的科技需求,把科研項目、科研資金向深度貧困村聚集,通過科技創新和推廣服務,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助力脫貧致富。
阿熱勒鄉是于田縣大馬士革玫瑰集中種植區,但自然條件惡劣,加之花農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致使當地眾多農戶守著優質玫瑰花資源,卻依然擺脫不了貧困。如何保障玫瑰苗的存活率,提高玫瑰花種植管理水平,成為當地政府和農民急需解決的技術困難。
為此,新疆農業大學通過實地調研,在當地實施 “大馬士革玫瑰標準化種植技術應用與示范”科技項目。該項目從篩選適于當地的大馬士革玫瑰種植管理技術方案,到涵蓋整形修剪、水肥調控、防寒越冬等栽培管理關鍵技術環節,最后通過開展技術推廣講座帶動當地農民轉變觀念,改變原始粗放的種植模式,掌握大馬士革玫瑰科學合理的標準化種植技術,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同時實施的還有“核桃提質增效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與推廣”“牛羊提質增效及高效育肥擴繁技術示范”等多個科技扶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