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1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段然)“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充分展示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生的偉大變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東華大學時尚科創團隊原創“科技旗袍”智能服飾作品也亮相展覽。從讓國人“穿得暖”到“穿得美”再到“穿得智能”,四十年來東華人一直奔走在路上。
傳統旗袍大都采用錦緞、香云紗等梭織面料制作,雖然飄逸但彈性不足。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師生,創造性的采用更柔軟方便活動的針織面料研發了“針織變色科技旗袍”參展。作品借用了上世紀20年代海派文化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中各類從自然形態中抽象而來的幾何圖形:對稱的幾何形和放射線混搭,象征科技力量的直線造型與玉蘭花盤扣混搭,“拼接混搭加上復合針織紋理,讓變色紗線在環境溫度改變后的變色效果更有層次感。”現場專業觀眾紛紛贊嘆設計師的巧思。
另一款“發光科技旗袍”的奧妙在于使用了東華大學與校企合作企業聯合研發的環保節能納米發光材料。不同工作狀態的發光線經過巧妙排布,恍若星云滿天,呈現出強烈的立體感和透視感。尤其是透過旗袍的海派風的結構張力和圖案表達,滿滿都是帶有東方智慧的太空遐想。
各種變色發光變形的“科技旗袍”可不僅為了好玩好看,寬色域、高強度的電致變色材料是可穿戴顯示、服飾器材隱身領域急需卻一直難以突破的器件體系,東華大學科研處處長、東方學者王宏志教授領銜研發的多材料電致變色設計體系擁有原創知識產權,可以實現多種形態、多種色彩的電致變色,變色快速且均勻。技術成功應用于“科技旗袍”變色系列2.0版本中,將只有A4紙厚度并可折疊的變色片集成到柔軟貼身的旗袍面料上,讓服裝變色隱身成為可能。
這種智能化發展不僅是一個趨勢,更是一張宏偉藍圖,“智能可穿戴”正全面從概念走向現實。部分服裝企業開始引入智能可穿戴技術,嘗試生產智能可穿戴服裝,甚至一些企業和產業資本開始進入“智能可穿戴”技術領域,并與當地的傳統服裝企業進行對接與融合。王宏志認為,隨著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以紡織服裝為主的時尚產業正處在急需構建新流通、新零售模式的時期,而未來附加值高、利潤率高的智能化服裝將成時代潮流。
海派變色科技旗袍展演(央廣網發 東華大學 供圖)
科技旗袍參演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央廣網發 東華大學 供圖)
參加項目的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學生沈質穎和劉昱辰,對自己的作品能夠在國家博物館參加展覽非常開心,“我們參加項目的一年里,從靈感發想到實現,尤其是怎么把變色線和柔軟的旗袍面料完美貼合,每一個環節都遇到很多困難,不過好在最后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美解決了。”95后的沈質穎和劉昱辰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里全體國人披荊斬棘、風雨兼程的不易。
作為上海文教結合專項“高端文化藝術人才培養機構建設試點”單位,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一直倡導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項目制課程體系,培育學生國際化的系統研究能力、創作能力和應對市場動態變化的能力。通過與科技元素的有機結合,如今的海派旗袍文化正在不斷迸發出新的靈感和血液。科技旗袍團隊負責人、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峻表示,“團隊未來會繼續發揮創新智慧和體現文化傳播使命的‘溢出效應’,通過促進創意教育、時尚產業的人才轉化和成果轉化,推動中國時尚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項目組師生研討(央廣網發 東華大學 供圖)
從解決老百姓“穿衣難”的國計民生難題,到高性能纖維突破性成果對接國家頭號戰略武器研發、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及“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工程等國家戰略需求,四十年來,東華大學服務國家戰略的家國情懷始終未變。新時代,新作為。東華大學作為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將以改革再出發的豪邁,發揮紡織、材料、設計等特色學科優勢,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緊跟上海加快推進建設具有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為國家、上海和行業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