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積極研究新工科專業內涵,以通識教育和跨界培養兩輪驅動,創新開展跨學科跨專業聯合畢業設計和校企合作培養,構建復合型創新工科人才培養新體系。
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以“通專融合、跨界培養”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以培養學生“深厚的基礎理論與強烈的創新意識”為目標再造通識教育,實施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構建廣義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奠定學生深厚的數理化文史哲基礎。充分利用傳統工科及綜合學科優勢,探索本科生跨界培養,改革課程體系,開設跨學科課程,組建跨學科教學團隊,建立跨學科項目平臺,推進跨學科合作學習,讓不同專業師生思維碰撞,培養面向復雜工程問題的新工科人才。
開辟跨界培養新途徑。通過以“項目制”為先導、“導師組”為保障、“遞進式審核”為手段開展跨學科、跨專業聯合畢業設計,體現了從“越界”到“跨界”、從“配合”到“融合”、從“一元”到“多元”、從“協助”到“協同”的教學特色。大數據與軟件學院、藝術學院及電影學院跨學科聯合畢業設計在選題設計、過程管理、作品展示等方面體現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建筑學部建筑學、土木工程等7個專業與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合作,開展“大部制聯合畢業設計”,進行建筑設計全過程實做訓練。
打造聯合培養新平臺。加強與企業合作,打造跨行業、跨領域人才聯合培養新平臺。與當地汽車企業在機械制造、車輛工程等多個專業領域合作共建工程實踐教育平臺,實行在校學習和雙導師制、進企業頂班實習的“3+1”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當地高科技研究院合作創辦“機器人創新創業培育中心”,培育創新型技術人才、技術管理人才和創業領軍人才。與國內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合作建立“微學位模式”,學生通過教學科研一體化技術支撐平臺,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和競賽實戰等,獲得微學位認證。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共建聯合學院,建立國內學習、學校企業交替學習和帶薪實訓、國外學習的“1+3+1”培養模式,堅持雙注冊、雙學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基礎扎實、工程能力突出的創新型人才。
建立評價管理新機制。改革組織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學科交叉與專業融合的、動態可調的協同機制。激活各方潛能,整合已有資源,為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培養“新工科”人才提供組織保障。改革傳統評價方法和質量監控方式,以多學科交叉為特征的工程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探索構建適應“科研—教學—工程”深度融合的、產學研教一體化的評價方法和質量監控方式,確立新的人才培養評價標準,探索建立新工科人才評價管理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