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10日電 “我的工廠缺汽修機械化員工,你那有畢業生嗎?”“我們院早在2015年就向重慶輸送過汽修人才,你的缺口是多少?”10日,在重慶重點用工企業與全國職業院校人才對接洽談會現場,重慶一用工企業和貴州某職業院校展開以上對話,如洽談順利,他們將聯動合作,為學生就業“找婆家”。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徑。當天,來自四川、湖北、貴州、黑龍江、重慶等地的109所職業院校、100余家用人單位和29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齊聚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展開人才對接。
“人才培養不是閉門造車,只有了解市場需求,與企業溝通,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就業。”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校企合作處副處長王麟說,校企合作猶如一個“風向標”,可幫助職業院校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如該學院早年開設的文秘辦公自動化專業已取消招生,而2017年學院又新增了智能制造和無人機專業。
王麟提到,該學院現有50多個專業,其中有30%以上專業可實現“訂單”式培養。這一校企合作的普遍模式縮短了學生畢業就業的磨合期,學生入學就有工作,畢業就是就業,激發職業院校教育向市場需求不斷靠攏。
在貴州科技學校就業辦主任龍遙看來,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是雙方建立互信。為學生找靠譜的、優質的“婆家”是學校的責任,“我們與用工企業開展合作前,都會先考察學校與企業的專業對口情況,以及企業生活、工作環境是否留得住人才等等。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我們自2011年入駐重慶以來就開展校企合作,近年來合作范圍不斷拓寬,層次不斷加深。”用工企業代表、和碩集團華西營運中心人力資源部經理林文淦稱,目前該集團除了開展3個月認知實踐、6個月頂崗實習外,還有短期集中技術培訓,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學徒制、工學交替、邊學邊做人才培養等校企合作模式。他認為,校企合作緊密銜接著企業的人才需求、學校的教學改革發展、學生的技能提升和就業需要,使得校企雙方互利互助,實現共贏。
數據顯示,洽談會現場,各職業院校帶來的需安置就業畢業生人數達21524人,各家企業帶來的工作崗位近5000余個、人員缺口23000余名。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劉楊說,希望借此次洽談會搭建起重慶用人單位與全國各地高職院校溝通合作的橋梁,擴展高職院校就業布局,優化用人單位用工配置,提升人力資源市場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