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陜西省寶雞市自2017年以來,打破以往1個月以下短期技能培訓時間短、培訓實踐偏少、培訓師資和場地條件受限、培訓與就業結合不緊密等瓶頸,探索開展為期3個月左右的中期技能培訓,使貧困勞動力接受較為系統的技能培訓,初步形成“中期培訓+穩定就業+長效脫貧”的新模式。
背景:
為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提高工資收入,寶雞市創新推行3個月左右中期技能培訓,讓更多的農村貧困人口掌握專業技能,實現“一人長期就業、全家穩定脫貧”的目標。這種中期技能培訓是陜西省人社廳和寶雞市重點推廣普及的培訓模式,被稱為“寶雞市中期技能培訓”模式。
做法:
一是摸清需求,對接市場。當地充分發揮基層勞動保障站所的作用,每年初在全市集中開展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培訓需求調查,全面了解城鄉未就業勞動者特別是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的技能水平和培訓意愿,建立全市技能培訓需求動態管理臺賬。結合市場需求,以市場用工需求較大的汽修焊接、電子電工、電子商務、數控車工等專業為重點,以市級集中辦班為主和相關縣區特色辦班為輔、專業優勢互補的方式開展培訓,確保有培訓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力得到培訓并實現就業。
二是多方發動,強力推進。寶雞市發動縣、鎮、村各級勞動保障平臺和村扶貧“四支隊伍”等各方面力量,集中做好中期培訓動員、組織和招生工作。當地推進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大力開展訂單式培訓,打造和推廣了扶風家政、太白“馬莊香包”、千陽刺繡、岐山小吃、鳳翔泥塑、眉縣縫紉工等一批技能培訓勞務品牌。
三是因材施教,精準培訓。以寶雞技師學院等國家重點訓練院和縣區職教中心為基地,針對農村貧困勞動力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等培訓難題,采取“學中做、做中學”一體化教學方式,按照理論30%、實訓70%的比例安排教學。在理論教學上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使其容易接受;在技能訓練上,突出動手能力,一對一帶、手把手教,使其多動手、反復練。此外,對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勞動力每人每天給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費補貼,解決培訓學員后顧之憂。
成效:
先期培訓結業的貧困勞動力在寶雞吉利集團、陜汽集團武漢德爾福派克電氣公司等省內外知名企業就業,其中4名殘疾學員由企業特設崗位予以接收。通過中期技能培訓,讓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技能脫貧的“賦能造血”功能得到有效提高。一年來,開展中期技能培訓938人,其中貧困勞動力776人。這既提高了貧困人口素質,又促進了穩定就業,使大量貧困人口收入增加、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