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議〔2018〕第25號
您提出的“關于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職業教育的中國方案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緊密的教育類型,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是職業教育的重要職能。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同時,積極探索與中國企業“走出去”相適應的模式,取得了可喜進展。
一、關于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教育研究
2017年,教育部出臺《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建設指引(試行)》(教外廳函〔2017〕8號)《國別和區域研究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教財司函〔2017〕261號)。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70項國別和區域研究指向性課題以及66項國別研究智庫報告課題。針對職業教育“走出去”方式,我們重點組織開展了以下案例研究:基于中國海外合作經濟發展特區的柬埔寨西港培訓中心、基于政府援助的在建項目-中非貝寧職業教育培訓學院、基于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科技成果輸出的國際合作項目-中國東盟農業培訓中心、基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成果的“魯班工坊”、借助香港職教資源建立的桂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中心。通過專題研究,提升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教育現狀、合作方式等的研究能力。
下一步,我們將組織和支持相關科研機構、職業院校圍繞“一帶一路”國家的不同特點,按照區域分組對相關國家進行深度研究。一是對不同區域國家的職業教育發展特點、需求結構、產業結構進行研究,找準合作點、合作方式。二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科研機構定期交流,開展職業教育重大理論、實踐與政策問題聯合攻關,在指導教育教學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實質性成果。
二、關于推動我國職業教育“走出去”
教育部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教育領域工作,鼓勵各地各校廣泛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教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提升教育對外合作交流實效,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已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聯系,開展了包括政策對話、項目實施、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廣泛合作。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按照中央戰略部署,落實《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10號)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教外〔2016〕46號),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依托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以及承辦的國際職業教育平臺,推廣與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一是初步形成從點到面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職業院校開展了海外辦學,覆蓋了亞洲、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2017年教育部與六省(區、市)簽署開展“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際合作備忘錄,各地各校正在按照要求推動落實,從個別試點走向普遍實踐的局面正在形成。二是積極探索多種辦學形式。職業教育“走出去”大體可以分為“魯班工坊”、行業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基地等形式,傳播了中國職業教育模式,助推了我國企業在當地的發展。三是按需開展多方面教學內容。職業院校在國(境)外辦學,除了開展技術技能培養,還積極傳播中國文化,如漢字漢語、傳統中醫、飲食廚藝等,促進了中外人文交流。通過職業教育傳播中國文化,更加符合國外普通民眾了解中國文化的習慣,是深化中外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徑。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關于“走出去”和實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戰略部署,重點抓好兩項工作:一是主動聯系外交部、商務部、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等,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支持職業院校“走出去”,做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行業企業、人員的職業教育合作交流。二是繼續推動有條件的行業企業、職業院校開展試點工作,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意識、能力和水平。
三、關于強化“一帶一路”教育項目打造中國職教品牌
職業教育是近年來中外教育合作中成果豐富的一個領域。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已開展了交流合作,涵蓋政策對話、人員互訪、校際交流、人員培訓、技術培訓、課程開發、學校建設、科學研究等眾多領域,累計選派了7000多名職業院校校長、教師到國外進修,并在政府層面強化了定期對話和合作機制。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職業院校國(境)外設立分部,以“魯班工坊”為代表。“魯班工坊”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所在國家的產業需求,采取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方式,將中國優質職業教育和中國優質產品技術向合作國輸出,培養當地熟悉中國技術、產品、標準的技術技能人才,搭建起中國職業教育與世界合作交流的實體橋梁。已先后在泰國、英國、印度、印尼等地建立魯班工坊。二是配合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為在國(境)外投資的中方企業培養培訓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如我部以廳函形式批復的有色金屬行業開展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國內若干職業院校組團為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企業提供職業教育與培訓。開展團隊式教學,先后舉辦儀表工等6個職業工種的技能培訓班,100多名贊比亞員工參加培訓,獲得了中資企業和贊方員工的高度評價,展示了中國職業教育的風采。三是承接我國政府人力資源援外培訓項目,利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基地”平臺,為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坦桑尼亞、贊比亞、肯尼亞、埃及等113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2000多名產業界、教育界官員和院校骨干教師,與諸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聯系,并于2016年10月在貝寧建立中非(貝寧)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學院。
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點之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積極支持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品牌,努力成為國際職業教育資源的提供者,接納更多來華留學生,鼓勵職業教育優質資源結合優勢行業企業“走出去”,做強做大“魯班工坊”等品牌,通過與“走出去”的國內企業簽署訂單培養協議,培養企業亟需的當地技術技能人才,為企業在當地發展提供支持,提供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二是建立健全體現職業教育規律、具有國際水準、相互銜接的職業教育制度標準體系,將中國職業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技術裝備、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以及高水平師資培訓與有關國家共享,為有關國家職業教育提供幫助。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職業教育事業和我們工作的關心支持,希望您今后繼續關注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
教 育 部
2018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