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建議〔2018〕第24號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培養生產一線青年技術人才,助力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建議”收悉,現就涉及教育部業務部分答復如下:
人才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制造業和制造業人才發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判斷,指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求“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報告中指出“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要“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集眾智匯眾力,一定能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教育部積極推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提供人才保障。
一、發布并實施《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
2016年底,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教職成〔2016〕9號,以下簡稱《指南》)?!吨改稀酚“l后,教育部召開新聞通氣會,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2017年和2018年初,教育部牽頭編制并發布2017、2018年重點任務實施計劃表,細化年度任務分工;牽頭成立制造業人才發展推進工作組,積極推動任務實施。
二、對接制造業發展需求,穩步擴大人才供給
一是加強人才需求分析預測。委托有關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發布機械、船舶、電子信息、交通運輸等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指導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二是穩步擴大人才培養規模。2017年機械類、材料類等16個制造業相關的本科專業大類布點1.3萬個,比2016年增加558個;裝備制造大類、電子信息大類高職專業布點1.4萬個,比2016年增加856個。三是積極推進制造業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指導103家職業院校開展裝備制造類示范專業點建設。研制智能控制技術等53個制造類高職專業教學標準。支持裝備制造類專業11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建設,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
三、深化產教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是持續開展開展集團化辦學。2015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教職成〔2015〕4號),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發展目標、實現形式、體制機制、政策保障等作出明確要求。目前,全國共建成職業教育集團1400多個,密切聯系企業3萬多家。通過對160多個職業教育集團的抽樣調查,近5年來這160個職教集團合作開發課程8000多門、編寫教材6000多本,行業企業提供實訓設備設施總值超過1500億元、投入建設經費超過60億元,8萬多名企業人員到職業院校兼職,23萬多名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
二是校企合作開展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設。2015年,教育部發布《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提出“支持專科高等職業院校與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社會責任感強的規模以上企業深度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017年,29個省份投入11.51億元,推動優勢企業與學校共建共享1933個生產性實訓基地;投入2.39億元,建設以市場為導向多方共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415個,有力地支撐了職業院校實踐教學和社會服務與技術成果轉化能力的提升。
三是不斷加強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力度?!陡叩嚷殬I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將“與技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合作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列為建設項目。目前,已有28個省份投入6754萬元布點建設了902個大師工作室,充分發揮了名師巨匠在人才培養、技術技能傳承、應用技術開發與推廣等方面的關鍵作用。
四是有力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2015年起,教育部分兩批布局了364個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600多個專業點、5萬余名學生(學徒)。試點工作注重頂層設計、堅持系統謀劃,鼓勵創新機制、先行先試,切實提高學生培養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解決學校教育與企業用人“兩張皮”的問題。分類推進試點,尊重基層首創精神、激發創新活力,在政策、保障、模式、機制、標準等多個方面已實現了點上的突破。
四、強化宣傳引導,加大“工匠精神”培育力度
一是多維度宣傳弘揚“工匠精神”。舉辦“職業教育活動周”,組織開展開放校園、開放企業、為民服務等展示體驗活動。會同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累計舉行10余場示范活動,上萬名職業院校師生參加。聯合多部門舉辦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涉及制造類專業賽項16個,參賽院校1016所,進一步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
二是完善并落實相關制度規范。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本遵循和貫穿始終的紅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強化學生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教育。開展學習簽署踐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活動,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倡導“勤學苦練,精益求精”,引導學生做到應知盡知,將公約內容內化為自覺行動。
三是加強德育課程教學。推動各地各校開好、上好《職業道德與法律》《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突出課程育人主渠道,扎實推進“工匠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學生自覺培育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手段,創新教育內容與方法,切實增強“工匠精神”培養實效。
下一步,教育部將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把制造業人才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全面落實《指南》,進一步深化人才領域供給側改革,強化人才對制造業的支撐作用,繼續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人才需求預測,優化學科專業布局。依托有關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加強制造業十大領域,特別是集成電路、新材料、“兩機”、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崗位趨勢研判、人才培養規格與需求分析預測,科學引導高校將招生計劃增量向制造業重點領域傾斜。圍繞制造業重點領域需求推動有條件的相關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調整學科專業布局。
二是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和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教職成〔2018〕1號),研究制定推動行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意見。開展大樣本試點試驗,推出一批職業教育集團優秀案例,重點支持建設一批行業指導的跨區域大型職業教育集團。繼續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總結宣傳典型案例。加強行指委建設,深入開展產教對話活動,指導建設一批校企深度合作項目。
三是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德育課程教學工作,落實十九大精神“五進”工作。深入開展勞模、大國工匠進職校活動,培育工匠精神。開展全國中等職業學?!拔拿黠L采”德育實踐活動,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動活動育人。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歡迎繼續關注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教 育 部
2018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