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農林高校的實踐育人要堅持“從農村中來到農村中去”的方法論,堅持“學之于農村,用之于農村”的價值觀。農林高校的實踐基地應該立足廣闊農村,實踐服務對象應該是廣大農民。農林高校實踐育人要扎根農村,熱愛農民,從農村學習,向農民學習,將所學用之于農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材,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注重在實踐中加強磨練、增長本領;要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業、做好一番事業。
扎實推動實踐育人工作對于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實踐育人理念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同,許多高校都把深化實踐育人作為人才培養改革新的發力點和突破點。但農林高校實踐育人的現狀與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實踐育人的質量和成效有待提高。實踐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必須運用系統思維來整體規劃并統籌推進實踐育人工作。
通過實踐育人實現“學之于農村”與“用之于農村”的統一
農林高校的實踐育人要堅持“從農村中來到農村中去”的方法論,堅持“學之于農村,用之于農村”的價值觀。農林高校的實踐基地應該立足廣闊農村,實踐服務對象應該是廣大農民。農林高校實踐育人要扎根農村,熱愛農民,從農村學習,向農民學習,將所學用之于農村。
農林高校要積極走進農村,實地研究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等問題,依托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聘任長期工作在農業生產一線的基層干部、農技人員、科研人員,擔任學生實踐教育兼職導師,為學生開設相關專業講座和選修課。同時,鼓勵并支持學生去校外基地了解生產實踐、進行實驗調查分析,從生產中應用所學專業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科研能力。
實踐教育要“到農村去”,將自己的專業知識“用于農村”,要在農村這個廣闊平臺上,進一步提升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因此,農林高校實踐育人只有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為切入點,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將所學知識服務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才能切實提升學校的實踐育人效果。
通過實踐育人實現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的統一
克服當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理論教育,輕能力培養”弊端是實踐教育的應有之義。對此,農林高校要通過實踐教育實現知識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統一,促進“育智”向“育能”的轉化。
農林高校要以農科專業為重點,以課程理論知識為基礎,依托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平臺,分類制定實踐教學標準,適度增加實踐教學比重,拓展和完善校內外學生實踐教育基地,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現“育智”與“育能”的統一。
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促進理論素養向實踐能力的轉化。農林高校要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做好大學生創業團隊幫扶工作,為入駐創業園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場所、配備創業導師、提供資金扶持,不斷探索推進創新創業工作向前發展。
通過實踐育人實現能力提升與思想教育的統一
農林高校應通過實踐教育,既在社會實踐中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也讓學生真正了解農村現實,體驗勞動的辛苦,增加同農民的感情,進而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和價值認同。因此,實踐教育也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在實踐中實現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的統一。
農林高校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全員育人的工作理念,廣泛開展調研和社會實踐活動,著力提升育人隊伍的實踐能力,努力建設一支政治意識過硬、育人理念先進、富有愛心的育人師資隊伍。
將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放在農村,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育人的有效結合。依托“思政-實踐”育人平臺,科教融合、校企聯合,每年選派優秀學生通過貧困地區支教、志愿團隊短期服務等,在農村搭建公益社團、專題課堂等育人項目,讓學生在農村實踐過程中逐步了解農村現狀、傾聽農民心聲,激發愛農熱情,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專業能力。
(本文為2018年山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項]: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實踐育人工作協同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8ZSSZ0013]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