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機械設計基礎及工裝夾具設計
學校名稱: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參賽隊伍:雪之原野
參賽老師:孫建香
(一)課程建設發展歷程
本課曾用名:機械拆裝與測繪、機械結構分析與設計,隨著智能制造和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群的建設(群共享課),該課程又被改名為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設計基礎及工裝夾具設計。
1.理論+實驗教學階段(2005年—2008年):主要以典型實驗為主,教師以系統的理論教學作為載體,結合現場實習、現場教學等手段,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鍛煉。
2.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階段(2009年—2010年):成立由專職教師和企業專家組成課程團隊。改革課程組織形式,采用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模塊式教學,將課堂建在實訓室,教學管理與改革從校內延伸到企業,做到了在做中學、學中做。
3.基于工作任務的項目化教學階段(2011年4月—2016年):創新提升階段,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依據,以產品為載體,以校企專家合作開發為紐帶,以校內雙師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為主導,以與行業企業共建教學環境為條件,以工作過程系統化建設課程,組織教學,努力打造行動導向、任務驅動、工學結合的特色課程,申報院級精品課程。
4.“顆?;Y源,系統化設計,結構化課程”教學階段(2017年3月—至今):即一體化設計是提升資源庫適用性的保證,資源布局與運行平臺功能的一體化設計是開放課的前提。
(二)基本信息規范
課程建設信息規范,包含課程介紹、課程標準、教學進度、教師基本信息、考核辦法、學習指導等。課程介紹中介紹課程性質、地位、教學內容、教學特點等。課程標準中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教學進度以時間為單位規劃每次課程內容,教學目標、考核方式。教師基本信息包括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姓名、照片、性別、職稱、研究方向等。
(三)資源建設應用
從2017年起,課程組按照國家資源庫建設標準進行課程構架搭建、知識樹梳理和部分資源建設,課程資源“顆?;Y源、系統化設計、結構化課程”。2021年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整合企業案例庫,整合微課、視頻、動畫、交互式仿真軟件等碎片化資源,按項目實施進度依次展開,已經完成2個學期的授課任務。通過學習平臺瀏覽次數達148349次,累計互動次數2242次,累計選課人數176。每學期發布課程通知53次,授課視頻學習97,總時長258分鐘,課程資料165個。
(四)內容更新
(1)機械設計CAD仿真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配備相應的設備設施和先進的軟件。
(2)一系列三維虛擬仿真資源。
與數字化產品資源開發公司校企合作,自主研發一系列三維虛擬仿真資源,直觀展現CA6140車床、三級減速器等結構,化解教學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