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徽州徽劇
學校名稱: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
參賽隊伍:啊對對隊
參賽學生:徐崇緣
指導老師:趙濤
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是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繩墨之間書寫木作技藝傳奇。作為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徽派建筑”是徽商文化范疇的遺存。
徽州地區原為古越人聚居地,因皖南山區氣候濕潤,為防止瘴癘之 氣,古越人宅居形式主要為“干欄式”建筑。漢魏以后,為躲避戰亂,中原士族多次大 規模遷入,不僅改變了徽州的人口數量和結構,也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
徽劇,原名“徽調”、“二黃調”,1949年后定名徽劇。徽劇為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一種重要的漢族地方戲曲,也是中國戲曲的一個重要劇種,不僅京劇是在它的基礎上演變形成,中國南方的許多地方戲曲劇種,也都與它有著歷史淵源關系,其影響幾乎遍及全國。
徽劇的音樂、唱腔優美、完整。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而以吹腔、撥子、皮簧為主要聲腔。吹腔輕柔委婉,撥子高亢激昂,皮簧則比較通俗流暢,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文戲以載歌載舞、委婉細膩其特點,武戲以粗獷、熾熱、功夫精深、善于高臺跌撲而震驚觀眾。生活小戲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風趣、詼諧和語言吸引著觀眾。舞臺畫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2006年5月20日,徽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品結合徽州的傳統江南水墨風格,將本地非遺建筑特色和非遺徽劇戲曲經典造型結合相互呼應互相成就,本地傳統特色盡顯無疑,達到視覺引導想象同步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