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油泥綠色回收技術LOGO
學校名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參賽隊伍:green-party
參賽學生:劉雨禾
指導老師:夏振國
油田含油污泥的生物資源化回收技術主要針對目前石油開采以及煉制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泥的處理。目前市場主要的化學處理方法存在二次污染、后續處理困難與無害化程度低等缺陷。因此,從綠色環保以及資源回收的角度,利用微生物所產生的表面活性劑對含油污泥中石油類物質的乳化作用將油類物質分離出來的技術能實現油、泥分離和油類回收,綜合市場調研分析其較高經濟效益。
1. 先進性:
以油田的實際油泥為研究對象,建立“微生物發酵產表面活性劑(Biosurfanctant, BS)—油泥乳化—固液分離—原油回收”的油泥生物資源化回收技術路線;開發以油田油泥為碳源的高效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微生物發酵方法;建立以生物表面活性劑為乳化劑萃取/分離油泥中油份的新方法,獲得優化的工藝條件;綜合應用分子生物學等現代生物學手段對高效產BS的菌種鑒定、分離,進行菌群優化,實現油泥的高效回收。
2. 可持續性:
該方法是一種環境友好、處理效率高、乳化油油水分離容易、殘泥后續生物可降解性高的方法,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在發展產業的同時,節約了資源,又沒有破壞環境,成功地使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同時普遍提高了人們的環境意識,體現了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是一個良好的典范。
(1) 經濟上:該方法在處理油田含油污泥的過程中,不但降低了處理的能耗,同時回收原油,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2) 環境上:運用該方法處理油泥沒有破壞植物生長所需的土壤環境,污染物可降至最低,無害化程度高,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同時油泥經生物處理后殘油的生物降解性顯著提高,實現綠色發展。
(3)社會影響:體現我國綠色發展的理念,促進我國綠色環保經濟的發展,帶動發展科學技術的良好社會風氣,鼓勵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堅持可持續發展方向,同時增強我國在含油污泥處理技術的國際競爭能力。
3.可行性:
含油污泥中一般含有10%-30%的石油類物質。據統計,勝利油田油泥年產量為116.27kt(最新數據顯示)。由此預計我國的每個油田和煉廠在生產時會產生的油泥總共高達一百多萬噸,如果按照平均含油量10-20%計算,每年約有十多萬噸原油沉積在油泥之中,損失的經濟效益高達數億元。目前,微生物產生表面活性劑使油、泥分離的方法在理論上由于處理條件溫和而能夠很好地將處理成本降低,同時從油泥中得到石油類物質,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因此含油污泥的生物資源化回收技術是高效而又經濟且環保的含油污泥處理技術。若能優化設計,并控制好操作條件,充分利用當地便宜、易得的材料,可有效降低石油工業廢棄物的處理費用。
4.后期宣傳與合作:
技術與市場相結合,并將回收成品制作為校園文化禮品設計技術LOGO,增強同學的綠色科學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