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匠心制造
學校名稱:蘇州科技大學
參賽隊伍:數媒之心
參賽學生:邵波
指導老師:吳小勉
創作理念:“天有時,地有氣,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考工記》。這句話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被提出來了。在我看來這種“材美工巧”的設計原則到現今依然實用,可以說在我國古代傳統技術中是一個價值標準。《考工記》中的這句話提出了一個我們看問題的全面性的觀點:時間、空間、材料、構思。我此次的作品設計也是以這一理念為核心,將平面設計與幾千年的工藝美術相結合。
正如我們此次作品的主題一樣,在我看來匠人匠心。對于一個成功的匠人來說一顆樸實的匠心最為重要,我認為這是一種不懈的追求。而我們在時代的變化中,在設計理念中需要傳承的正是這一份不懈的追求。就像愛馬仕的上下“大天地”一樣,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匠心的體現,“大天地”的創作者顧永琦為什么在家具業名望這么高。因為他革命性的解決了材質的定性,解決了紫衫材質的開裂現象。他的“大天地”為什么成為傳奇,傳奇的不是椅子本身,是人,是那一份精益求精的匠心。是那一份極高的生產要求,不惜工時的打磨。在我看來這一份匠心,是需要我們跨越時間、空間需要傳承的理念。設計也是無論是設計本身的理念,還是作品的衍生,我覺得都需要這一種“必做于細”的不懈追求。同時我們現代還需要結合自己中國源自于漢唐宋元明的優良傳統,不斷創新。跟當今現代時尚進行結合,變成當代的設計、新中國的設計。與時代相結合,與民族文化融合,不斷創新與發展。
設計靈感:“天有時,地有氣,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整體的設計思路是圍繞著這句話而來的。一個好的作品一定要與時俱進。在作品的背景上我們選擇了一個紅色,象征著時代的發展,像紅色一樣欣欣向榮,也象征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在一個社會的背景下進行創作,這是順應天時,與時代相結合。包括整個作品的主題一個“匠”字,整體的光影變化,層次感,都要有細致的分析、考量。同時這個背景的紅色也是南方獨有的紅土色,而整體的風格也是想以簡單、淳樸為主。既希望能夠結合地氣,也想展現一個匠人,一個匠心的淳樸。我相信任何一個匠人都要有一個淳樸的心,才能在一個領域不斷的發展,精益求精,才能成為一個匠才。
在這個作品主體的“匠”字上,我們使用了金屬的材質,金屬的明亮色彩,結合背景淳樸的紅色,會有一種大巧若拙之感。表面上有一些小顆粒的材質,還有“天有時,地有氣,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這一句話在上面分布著,讓整個作品又富有細節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