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建筑設計初步
學校名稱:西安培華學院
參賽隊伍:匠心隊
參賽老師:魏舒樂
基于多元化與體驗式的情景教學實踐——《建筑設計初步》
情景教學法是以“教師設計情景導入課堂教學知識點”為主線,引導學生被教師設計的情景帶入課堂,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其發源于“啟發式”教學模式,但與“啟發式”教學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完成從好奇、認知、探究到掌握、應用、創新的學習過程。情境教學法的主導思想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導入情境、激發興趣”,學生的任務是“好奇探究、感知學習”,其實質就是學生通過教師對所傳授的教學內容獲得興趣、受到啟發再經過自己主動學習、探究而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種新教學方法。
一、課程概況
《建筑設計初步》課程是建筑學一年級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建構與實體的教學安排激勵創造能力;通過表達與表現強化學生手繪能力;通過調研與記錄提高綜合表達能力。以開放靈活的課題設置、探究求變的教學體系、注重反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好奇探究、感知學習,提高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是本門課的教學目的。
二、教學創新之處
1.開放靈活的課題設置
本次建筑設計基礎課教學實驗的題目為“荒島上的家”,在進行建筑學基礎訓練之前,通過認知實踐初識建筑,形成對專業學科核心問題較為基本的認知。利用1周時間,在沒有任何建筑學基礎的前提下,請同學們使用自然材料,進行最為原始、簡易的“建筑設計”,利用純天然材料搭建心中可避風雨的家——荒島上的家:一個成年男人流落到一個荒島上,需要搭建一個遮風避雨、防范野獸的臨時住所,設計這個居所,并搭建模型。在制作過程中,可以體驗房屋建造過程,嘗試材料的利用、建造的方式和創作的快樂,從而增進對建筑學基本問題的了解和認識。
此訓練分組進行合作設計,在設計前需要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包括:荒島上都有什么可用于建房的材料?在沒有現成工具的情況下,他將如何獲得和加工材料呢?可以采用什么建筑形式和結構方式建造一個高效可用的房子呢?房子如何建造才安全?他思鄉和期盼獲救心切,怎么辦?
本次教學實驗顯示開放靈活的課題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獲得興趣中教師完成了“導入情境”的任務,學生則自覺地進入了“好奇探究”的角色。這時,教師就可以很自然地進入課堂教學。
2.探究多元的作業模式
在常規的建筑課教學體系中,每學期學生會完成大量的手繪作業,絕大多數紙質作業難以長期妥善保存,或者會收齊交至資料庫留底,不發放回學生手中,這是每屆學生都會提出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何能讓學生作品以最好的方式保存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建筑設計如同藝術家獨立創作藝術作品一般,每件作業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將學生作業掃描再加工進行建筑周邊產品的制作,包括印刷在筆記本封面或手機殼的制作,使得學生在一年級就有一種自豪感,
3.注重實踐的教學方式
通過一周的時間去感受這個城市,現代生活的車水馬龍,傳統特色的穿街走巷,發現場地中的文化與價值,相信日常生活與在地認知的重要,在設計之前,先學會觀察和記錄。
本次課程將傳統設計課的調研環節比例增加,設置集中一周的《外埠參觀實習》,選取西安具有典型代表的建筑進行實地調研,包括張錦秋設計的陜西省圖書館、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劉克成設計的大唐西市博物館,崔愷設計的大華.1935,以及大雁塔等建筑。以往的課程調研環節都是學生課下自行完成,課內進行匯報,這樣往往造成學生在調研過程中學習的松懈,以及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的自身真是感受的不連貫性等問題。優化后的教學通過老師親自帶領講解的集中調研,既調動了學生設計學習的積極性,也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產生。
三、教學創新對學生的受益
1. 增加主動性
在模型制作中,學生主動關注和思考島上的環境言把房屋設計成什么形式?為什么?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建筑有何不同?房屋中所有的部件尺寸均需符合我們的常識,比如臺階的高度、窗戶和門的尺寸等,并且要思考這些建筑部件尺寸和什么有關系?在做好初步設計之后,考慮所采用的建筑形式是否可以被一個人搭建出來?如果不可以則需要修改設計方案。思考:為什么在給定條件下不能搭建的形式就不可取?建筑只是一種藝術嗎?建筑和材料是什么關系?這種關系會對設計有所影響嗎?“荒島上的家”題目雖小,時間很短,看似簡單,但其實反映出建筑設計最為核心的幾個問題,需要予以重點考慮的環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環境與形體、功能與空間、建構與實體、表達與表現。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以及參與性,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務一(荒島上的家)
任務二(西安書屋設計)
任務三(標準營造)
任務四(瓦楞紙搭建)
2. 培養創新力
通過手繪作業延伸至建筑周邊產品的設計,讓學生自己完成的每樣作業都是可以成為一件產品。這樣采用多元化的作業形式構成了一種從“學生——產品——教師”的三元結構體系,三者之間緊密聯系而存在,這就使得學生會以創新性的思維更高要求的追求作業質量,而并非停留于單純的完成層面。從思考、探究中獲得聯想、創新的認識過程,最終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3. 提高洞察力
在實踐調研環節,通過階段考核法注重學生學習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時對學生的調研表現作出評價,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本次教學實踐顯示,注重反饋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更清晰地感知整個教學過程的規律,有助于發現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更有助于學生的進步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形成開放但又邏輯性連貫的思維方式和建筑設計方式。
四、教學實踐的普及性
專業知識體系的獲取不是建筑基礎學習的全部目的,這一目的也應包括獲得多維知識體系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的能力,因而教學環境與氛圍就顯得極其重要。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與其說大學的任務并非灌輸某種特定的知識,不如說大學是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習獲取知識能力的場所。多元化體驗式的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使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向知識興趣的“引導者”轉變,由教學管理的“統治者”向學生學習的“協助者”轉變,教與學開始以另外一種方式呈現在課堂教學中。同時,教師也必須深刻認識情境教學法的實質與內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敢于創新、不斷總結、及時反思,既要善于情境的設計與使用,又要善于知識的總結與提升,讓課堂真正為設計基礎課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