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酸堿指示劑》
學校名稱: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賽隊伍:一馬平川
參賽老師:于倩倩
教學設計內容
1、課前任務分發:
根據已有酸堿指示劑知識,以及借助圖書館、網絡等資源,五人一組自制酸堿指示劑,并在下次課帶到課堂上來。要求,提前準備好匯報資料,形式不限,可以是ppt、word以及口頭演說加板書等多種形式。
2、課堂討論、導學:
(1)學生匯報環節:每組派代表匯報預習任務,教師和其他學生記錄并在該學生匯報完后分析評價,最后由教師做出總結。
(2)引出問題:根據已經制作的酸堿指示劑,進而思考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及相關理論知識,將知識深化。(3)課堂討論、學習環節:由于本次課題的內容大多為專業的理論知識,往屆學生反映知識枯燥、乏味,缺乏生動感,因此本環節主要由教師講解,采用多種多媒體手段(具體見講解課件),使知識生動、活潑,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4)驗證環節:教師講解完理論后,學生利用自制的酸堿指示劑檢測教師提前準備的稀硫酸、氫氧化鈉,以及洗潔精、潔廁凈的酸堿性, 該環節以組為單位,由一人負責擺放好各種化學試劑,一人操作檢測,一人記錄,其他人一起設計表格,制作成簡單的手寫版實驗報告。教師巡回指導,最后評價學生的實驗。
(5)思考拓展環節:教師引出問題,由學生思考1分鐘后,派一名學生在講臺上利用教師提前準備好的試劑驗證該問題的答案。
操作a:將甲基橙滴到pH=9的溶液中,顯示什么顏色?
操作b:將甲基橙滴到pH=5的溶液中,顯示什么顏色?
根據變色結果學生思考原因。
再由教師進一步解釋,并引出下節課的內容之一 ——酸堿滴定過程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指示劑。課堂引導、交流和動手驗證,課后拓展、師生互評等環節,完成本節課程的自學和導學。
3、課后作業、鞏固:將課堂上做的測試實驗,做成電子版的實驗報告(包含實驗材料、內容及結果);用自制的酸堿指示劑檢測生活中身邊的溶液(至少三種)的酸堿性,匯總以表格的形式上交;根據教師引出的下節課內容,預習下一節內容并完成預習任務單。
課程設計創新點
(1)利用多媒體手段,制作生動有趣的課件,使枯燥的專業理論知識更易使學生接受;
(2)全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為主線,采用翻轉課堂理念,更適合現代高職學生的教學要求;
(3)“虛實結合”概念,利用動漫版的視頻“波義耳發現酸堿指示劑”,代替了教師講解,使內容活潑生動;
(4)“理實一體化”概念,在課堂上不僅有理論講解、也引入了實驗環節,使理論知識更加易懂,印象更加深刻;
(5)課程評價過程中,不僅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實驗操作的技能以及指示劑制備的成功與否進行評價,還對學生匯報的能力、表格等材料的制作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在專業知識提高的同時,綜合能力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