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戰略管理
學校名稱:南昌理工學院
參賽隊伍:南昌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參賽老師:閔媛媛
一、教學模式(教學方案)構想的依據
(一)教學模式理論
總結多年來國內外教學設計領域的研究,主要有“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兩種。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設計的核心思想
強調“以學生為中心”
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
強調“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
強調對學習環境(而非教學環境)的設計
學習環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在此環境中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如文字材料、書籍、音像資料、CAI與多媒體課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得到教師的幫助與支持,而且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協作和支持。
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而非支持“教”)
強調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而非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
(二)“四要素聯動”的教學模式
內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依托相關教學資源、行為監控、支持服務系統三個模塊,憑借教師導學、助學兩個支點,通過學生自學、互學兩個環節,凸現出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模式。其中,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
(三)課程狀況
1、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本科)開設的一門統設必修課,4學分,64學時,一學期開設。
2、課程目的
企業戰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通過教學使學員掌握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熟悉基本的企業戰略分析、制定、實施等方法和工具,具備良好的企業戰略管理實際應用能力。具體來說:
(1)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即時刻把自己放在企業領導人的位
置上去思考與處理課程中的問題,同時樹立較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
(2)通過教學和學習,使學生對企業戰略管理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3)通過教學和學習,使學生能夠自覺關注身邊發生的事件,特別是關于企業經營與管理方面的事件,并用戰略管理的原理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
(4)通過教學和學習,使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第一感。
課程體系
導論
環境分析——外部環境分析和內部環境分析
戰略目標的設定 戰略制訂——公司戰略,競爭戰略和職能戰略
戰略評價與選擇
戰略實施
戰略控制
(四)學生情況分析
專科專業
年齡
行業
職位
性別
居住地
等
二、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方案)構想
自主學習設計
面授輔導設計
協作學習設計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各章教學方案
(一)自主學習設計
自主學習可利用的資源:
文字教材 錄像教材共四講,主要內容是(1)戰略管理入門,(2)戰略環境分析,(3)公司戰略,(4)競爭戰略。
自主學習可利用的資源:
文字教材 錄像教材共四講,主要內容是(1)戰略管理入門,(2)戰略環境分析,(3)公司戰略,(4)競爭戰略。
輔助資源的使用:
第一章戰略管理導論錄像1、IP1
第二章外部環境分析錄像2、IP2
第三章內部環境分析錄像2、IP3
第四章戰略目標設定IP4
第五章公司戰略錄像3、IP5
第六章競爭戰略錄像4、IP6
第七章職能戰略IP7
第八章戰略評價與選擇IP8
第九章戰略實施IP9
自主學習疑難問題的解決渠道
電話
課程面授
學習小組討論
其他
自主學習方法
文字主教材為主:以教材中每章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教學建議、小結為引導閱讀教材。
其他媒體資源作為知識拓展和解決疑難問題的途徑 以理解基礎理論為核心,結合理論思考實際問題作為加深理論方法(結合每章的案例)
實踐性教學環節:進入企業實踐,體會知識的應用
自主學習效果的檢查
教材每章的自測題
網上學習自測題
平時作業
課堂提問
課堂討論
網上研討
小組討論
自學筆記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雖然教學的中心位置應交給學習主體—學生,但教師必須堅持和充分發揮對學習全過程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輔導教師指導學生收看多媒體資源;(輔導教師在授課之前先研究錄像課中的內容,提示學生在收看錄像之前預習相關知識,然后組織學生收看,引導學生思考,同時對錄像中的內容進行一些點評,提高錄像教材的使用效果。)教給學生發散性的、批判性的、探索性的思維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構建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允許學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給做出大膽假設、探索各方面問題的學生以鼓勵和必要的支持; 充分引導、增強每個人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團隊的學習動力.
自主學習的課時分配:約占總課時的1/3,即約為22課時。
(二)面授輔導設計
面授輔導的原則:在學生自學基礎上由教師進行適當的面授輔導,以解決學習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面授輔導根據學生的自身素質和課程的性質,本著提高學習質量為前提,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依據進行適度安排。
面授輔導的課時分配:約占總課時的1/3,即約為22課時。
面授輔導的方式
課堂輔導
在線輔導:輔導教師根據自己的面授輔導進程以及面授中發現的學生自學困難較多的內容,事先確定“討論主題”并把相關題目或材料放置在討論群,學生可以隨時進入參加討論并根據其他學生不同意見修改完善自己的觀點。最后由輔導教師進行課堂總結。為了“調動”學生討論積極性,可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必須參與討論兩次,并計入學生形成性考核成績。
課堂輔導的環節
重難點輔導
課堂討論
案例分析
1.重難點輔導
學期初(第一次面授課)的“穿針引線”式輔導
學生學習一門課程初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第一次面授輔導往往是進行一次“穿針引線”式輔導,即通過講解本課程的內容脈絡,讓學生了解學科內容之間的結構性關系,從而從整體上把握住這一課程。
利用戰略管理一般過程,講解課程的整體思路:
戰略分析包括內部環境分析,外部環境分析以及由此制定戰略目標;戰略目標制定之后,則需要制定戰略來實現它,戰略制定又分為公司戰略、競爭戰略、職能戰略以及戰略方案的評價與選擇;戰略制定之后,則需要實施,實施過程中可能有偏差,則需要戰略控制。如此以來,通過一個圖就可以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本課程的整體脈絡,同時對本課程各個章節之間的關系也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難理解的基礎概念“細致入微”式輔導:教師必須就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具體問題“細致入微”地進行輔導。比如戰略管理概念的理解,其中涉及戰略管理與生產管理、經營管理的聯系與區別,通過圖的方式很容易地介紹清楚,并且容易為學生理解、吸收。
“答疑解惑”式輔導
“答疑解惑”是面授輔導的另一主要目的。學生在自學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盡管可以通過在討論群、EMAIL以及作業評點等途徑獲得一定解答,但是,由于其“互動性”、“及時性”相對較差,因而面授輔導較受學生歡迎。這種輔導可以在上述兩種輔導過程之中穿插進行,也可以單獨進行。但應該注意的是,切忌把“答疑解惑”搞成“畫書”、“押題”等與面授初衷背道而馳的形式。
2.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設計通常有兩種不同情況:一是討論主題事先已知;二是討論主題事先未知。多數課堂討論屬于第一種情況,但第二種情況在教學實踐中也會經常使用。例如讓學生當堂進行案例材料的閱讀,然后在課堂后半段進行全班性的討論交流;或者就講課過程中的某一問題讓學生當堂進行討論等。課堂討論過程基本由教師組織引導,討論的問題也由教師提出。
對于第一種情況,課堂討論的設計大體包括如下內容:
①圍繞已確定的主題提出能引起爭論的初始問題;
②將討論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續問題;
③教師要考慮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學生智力發展的邊界上(即最鄰近發展區)通過提
問來引導討論,切忌直接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學生思維);
④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教師要適時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對于第二種情況,由于事先并無明確主題,課堂討論設計沒有固定程式,主要依靠教師的隨機應變和臨場掌握,但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應認真、專注地傾聽每位學生的發言,仔細注意每位學生的神態及反應,以便根據該生的反應及時對他提出問題或對他進行正確的引導;
②要善于發現每位學生發言中的積極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時給以肯定和鼓勵;
③要善于發現每位學生通過發言暴露出來的、關于某個概念或認識上的模糊或不準確之處,并及時用適合于學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切記使用容易挫傷學生自尊心的詞語);
④在討論開始偏離教學內容或糾纏于枝節問題時,要及時加以正確引導;
⑤在討論末尾,教師(或學生自己)要對整個協作學習過程作出小結。
提供的討論主題
在一個產業中,誰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
要求對戰略集團的劃分方法及標志有一個概括的認識,同時對戰略分析中的競爭有一個新的認識。
核心競爭能力是什么?
如何提高企業的核心能力? 如何描述企業使命與企業戰略目標?
擴張(增長)、穩定、收縮戰略之間的關系如何理解?
如何認識、確定公司主要業務領域(核心業務)?
如何認識多元化與專業化之間的度? 如何確定競爭戰略?
從競爭形態如何看行業的生命周期階段? 如何看待戰略與組織是否適應?
3.案例分析
案例的應用:結合案例講解基本理論,如以海爾的成功分析戰略制定的必要性,以杭州金松集團的兼并說明戰略制定的好與壞直接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應用案例講解理論,可使學生對理論加深理解和反思。
可利用的案例資料:教材每章后的案例、網上的教學資源、參考資料中的案例。
教學過程的安排與監控
課前任務的布置與檢查
課前任務的內容主要有:布置學生預習教材內容、布置閱讀材料準備課堂討論、布置小組活動任務以及形成性作業。 布置課前任務的形式:電話、電子郵件、通過班主任、網絡公告、教學活動結束前布置下一次任務。同時安排學生反饋課前任務完成情況的途徑和方式。
了解學生完成課前任務情況:通過學生的反饋,掌握有多少學生完成了課前任務、多少學生沒有進行預習、預習后掌握的情況、完成任務的方式方法還存在哪些問題等。通過這些信息,安排教學活動。
了解學生課前預習及自學情況的方式有:查看學生所發的貼子、郵件、所提的問題及預習筆記。特別要重視不能來參加面授輔導的學生的課前任務完成情況。
課中安排
預習效果的檢查:通過編制三到五個簡單的選擇題目,了解學生是否進行了預習及預習的效果。該安排約用十分鐘左右。
重點內容提示: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用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將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和難點進行提示歸納。
案例與討論:案例主要有現實生活中最近發生的事件、經典案例以及課前布置的思考與討論題目,還有課前布置的資料。對案例的討論尤其是經典案例的討論重點應放在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避免僅僅停留在對成功案例的表功及對失敗案例的批評上,不要變成一種事后的評論。討論中應充分利用學習小組。
作業講評:講評的重點是有代表性的作業、完成較好的作業及存在較大不足的作業,核心是指導完成形成性作業過程中的方法。
課后安排
整理課堂教案:主要有本節課的講授重點、課堂所討論的案例、資料、參加討論者主要觀點及評價,對課后復習指導。
布置形成性作業任務。
記錄學生在本次教學活動中的表現:主要有是否參加面授、課前預習情況、課堂表現情況、形成性作業完成情況等。特別注意表現較好的學生所提的有價值的問題、學生對該問題的思考及教師的回答。
(三)協作學習設計
協作學習環節 小組學習 課堂討論 在線論壇 協作學習的參與者 教師和學生 協作學習的課時分配 約占總課時的1/3,即約為20課時。
(四)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學習效果評價包括小組對個人的評價和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圍繞
自主學習能力
協作學習過程中作出的貢獻是否達到意義建構的要求
評價的目的實現學生學習的自我反饋,進而為學生進一步學習以及教師有針對性地提供進一步學習輔助提供依據。
平時作業的批改與講評
輔導教師在批改作業的同時能夠給出評語及建議,并挑選一些好的典型或不太理想的作業在全班講評、討論,對比較成功的作業要給予充分肯定,對于不太理想的作業,應中肯地提出改進意見,以指導為中心。綜合練習類的作業原則上不講評。
平時作業的成績:對于分析類作業,只要學員認真思考分析,獨立完成,原則上應給予及格;少數不認真思考、抄襲者可給予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