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城市規劃原理
學校名稱:西安培華學院
參賽隊伍:匠心隊
參賽老師:魏舒樂
“國泰安·賽名師杯”教師創課大賽-課程設計文稿
一、課程整體設計表
課程名稱 | 城市規劃原理 | |||
課程簡介 (課程名稱、課程的性質、作用、課程模式等) | 《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是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具有理論性強、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內容較為抽象等突出特點。隨著城鎮化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態環境意識顯著增強的背景下,社會對普通高校培養的城鄉規劃類專業人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研究《城市規劃原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等改革,對促進建設應用型本科高校具有重要的意義。 | |||
課程目標 | 專業能力 | 方法能力 | 社會能力 | |
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要求,實際項目為依托,指導學生實地調研,參與項目分析,完成方案設計,在實踐中將知識轉化成應用能力,在實踐中得到全面的鍛煉與成長。 | 從設計背景、設計指導思想介紹,到方案構思的形成,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引導學生從不成型的方案開始,不斷修改完善方案,從中體會理論的內涵、應用方法和尺度。 | 通過課程內多種教學環節手段的安排,讓學生學會分析研究、集體討論、團隊合作、方案匯報、評估判斷的單一轉向多維的五大綜合能力。
| ||
學習成果 |
1.《城市規劃原理》課程的教學重心由教師轉向學生。相關教學組織要基于學生的現有水平與專業需要,即“學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教師現在有什么?”,同時教師通過在教學中要注意觀察、定期收集學生反應并積極做出改進回應,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教學目標由單一轉向多維。在“知識傳遞—融會貫通—拓展創造”所形成的新型梯度課程教學目標中,可采用小組研討、開展課外調研、研讀經典論文、學習經典案例、了解專業網站等方式。 3.《城市規劃原理》課堂教學重點由知識傳輸轉向能力提升。課堂教學重點由原來偏重于純粹知識點的灌輸、傳授,轉化為偏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引導、提升。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對于課程具體知識點的汲取和吸收能力,也要注重培養對課程綜合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4.《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教學方式由凝固轉向動態。提出與現實緊密相關的問題供學生討論、思考,增加現實案例以增強教學內容的鮮活度等,可采用協作教學、辯論教學方法等。 5.《城市規劃原理》課程學習重心由聽授轉向自主。增加供學生課前、課后選擇性閱讀的著作、文獻,教師宜采用適當的方法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
| |||
課程內容體系 (列出到二級目錄) | 1.城市與城市規劃 1.1城市與城鎮化 1.2城市規劃思想發展 1.3城鄉規劃體制 1.4城市規劃的價值觀 2.城市規劃的影響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2.1生態與環境 2.2經濟與產業 2.3人口與社會 2.4歷史與文化 3.城鄉空間規劃 3.1城市規劃的類型與編制內容 3.2城市用地分類及其適用性評價 3.3城鄉區域規劃 3.4總體規劃 3.5控制線詳細規劃 4.城市專項規劃 4.1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 4.2城市生態與環境規劃 4.3城鄉住區規劃 4.4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4.5城市遺產保護與城市復興 5.城市規劃的實施 5.1城市開發規劃 5.2城市規劃管理
| |||
學習考核評價 (包括形成性和終結性,個人成績和小組成績,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同伴評價、企業評價) | ||||
課程資源 (包括課程資源開發的理念、課程資源的類型、表現形式) | 基于地域特色的開放式教學方法的三個主要特征,并結合西安市獨特的地理歷史條件,說明了這一方法在《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該方法的實踐效果進行了分析。指出基于地域特征的開放式教學方法為培養建筑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的認知、思維、自學、調研、組織等能力,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方面起到了較為明顯的作用。 第一,調整教學內容的構成及課時安排。《城市規劃原理》有相當多內容需要課堂上老師講解,但由于采用了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增加了場景教學以及社會調查的比例,所以對課時安排進行了調整,分成了三個部分、。一是課堂上需要老師講解的內容,有三個板塊。第一板塊,是城市規劃的基本概念板塊。主要介紹城市規劃的基本定義、職能、編制內容、程序、方法、體系等。第二板塊,是城市規劃思想的發展及實踐。主要介紹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思想的演變與實踐,以及西方古代、近代和現代的城市規劃思想及實踐。第三板塊,是專項規劃內容,側重講解城市總體布局與土地利用、城市交通規劃、城市公園綠地系統規劃、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專項規劃內容。 第二,為突出西安的地域特色,我們在課堂講授中貫穿運用西安的相關規劃案例,詳解原理內涵及其具體運用。案例體系根據教材的章節構建,從總體規劃到詳細規劃層面,到具體的公園設計,基本上構建了一個地域特色明顯的案例體系,來突出一般原理在特殊情況下的應用,并易于理解和掌握。這樣,既突顯了地域特色、具有針對性,也為將來學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當然,我們所采用的案例,還包含另外2個重要部分。一是課本上提到的明確的城市案例,基本上都包括進來,并進行適當的更新;二是課本未曾介紹的但我們認為有代表性的國內外城市規劃案例。此外,老師還在課堂及課下,經常向同學推薦西安市的相關地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推動他們增加對西安市的城市認知。 第三,增加了實景教學內容。針對大一同學絕大多數都不是西安市人,我們按照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和西安歷史地理特征,設計安排了陜西省博物館、大唐西市博物館、西安火車站等多個地點的參觀和游覽。把學生引入現場,利用獨特的地方性社會資源,改變了傳統的單純依靠老師課堂講、學生被動聽的靜態模式。
|
二、教學章節設計
教學章節名稱 | 城市公共空間 |
教學目標 (要具體,如能夠做到什么、達到什么程度;少用了解、理解、知道這類詞語,多用能夠會做什么事、能夠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水平) |
1.使學生更關注尺度、形態、肌理、文化、人的活動,完成在建筑設計中運用城市設計方法。 2.學生達到大尺度區域設計方法,城市設計項目從調研、構思、深化到試試的全過程及其各部分的相互影響關系。 3.能夠更加關注人性空間環境的塑造、地段設計、城市設施與人的行為影響因素。 |
教學重點和難點 (包括知識點和技能點) | 1.觀察和認知城市公共空間 通過對比國情,討論我國在城市建設上可借鑒的經驗以及應當吸取的教訓,思考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方向。通過對具體的大、中、小三種城市的研究,尋找目標城市的主要“病癥”,并通過借鑒相關案例提出解決城市問題的方法和措施,提煉城市的環境空間特征和農村環境空間特征,并以特定城市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該城市在城鎮化進程中環境空間的變化,尋找曹魏鄴城、唐長安城、明清北京城能夠體現出我國古代的城市規劃思想的具體表現。 2.理解和認識城市公共空間 搜集在各種現代城市規劃思想指導下建造的城市資料,并分析該城市從哪些方面體現了城市規劃思想,并用城市的現實發展狀態論證規劃思想的利弊,選取城市中公共空間進行用地適用性分析,反向論證用地是否合理。從集中緊湊與分散疏松兩大類城市布局模式中尋找相應的城市案例,并對其進行城市功能和結構的定位,以此分析總結出不同城市功能結構和城市形態之間的關系。 3.引導和改造城市公共空間 尋找商業步行街案例,從道路、邊界、區域、節點、地標這五要素對商業步行街中具有不同功能屬性的地段進行空間布局分析。選取西安騾馬市為研究實例,分析該城市如何從城市整體環境保護的角度實現對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對城市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機制中的公眾參與制度進行探討,從西安歷史發展、實施的意義出發深入研究社會監督機制對城市規劃實施的作用。 |
教學環節設計 (包括順序和時間安排)
|
|
教學方式方法 (具體采用什么方式方法) |
|
學習評價 (包括的方面如發言討論、測試、完成任務的情況等等,采取的方式) | 課程考核:打破傳統以閉卷考試為主的單一方式,靈活運用課堂討論、項目設計、社會實踐與調查報告等多種形式。課程考核整合為綜合測評體系,分平時、能力和知識考核三部分。平時(30%),針對學生的德、勤、技做考查。“德”主要指學習態度,表現形式如:回答提問、辯論發言、討論;“勤”主要指到課率和課堂紀律;“技”主要指完成作業情況,創新設計、講解、測驗等。能力(30%),針對學生綜合運用課程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考查,采用識圖能力、口頭表達等方式進行。知識(40%),考核采用閉卷方式進行題庫機考,考試時間1.5小時或2.0小時,考核學生對于知識點和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題型由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題隨機組成。 |
教育信息技術應用 (如看視頻、VR、AR、實訓軟件、網上測試、微信討論交流等等) | 1.VR教學環節 課內安排4到8學時的VR教學環節,技術對于建筑與室內一體化設計來說,也是一個優勢明顯的好工具,沉浸式的空間體驗讓學生在創作階段就能夠觀察設計的全局,綜合考慮建筑與周圍的關系,讓設計的理念充分付諸實施,學生通過VR體驗和匯報方式的工具,能夠將多種3D模型一鍵生成VR漫游,然后極速生成效果圖、全景圖、CG動畫、全景視頻、3D立體漫游等全套表現方式,不僅革命性的降低了效果圖成本,同時可以讓學生和老師沉浸式的VR體驗建筑方案和空間關系。 2.網絡教學環節 城市規劃方案設計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還要求追求個性和特色。為此,可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多媒體演示教程、動態實驗模擬、交互式教學等)為學生提供極為豐富的資料,并通過大師作品的賞析,不斷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學生的設計靈感。為便于學生學習和師生交流,還可將教學大綱、電子教案、設計任務、多媒體課件、應用軟件、各種電子版參考資料等上網運行,使網絡教學資源逐漸豐富起來。 |
學習資源 (具體采用了什么內容和什么形式的學習資源) | 將地方特色融入到教學體系,選取西安騾馬市為研究實例,通過實地調研分析如何從城市整體環境保護的角度實現對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對城市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機制中的公眾參與制度進行探討,從西安歷史發展、實施的意義出發深入研究社會監督機制對城市規劃實施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調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