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學校名稱:西安培華學院
參賽隊伍:中國近現代史教師
參賽老師:楊志梅
第四章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第一小節50分鐘】
【導入語】通過手機掃碼檢測,同學們對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也有了一定的預熱,我們也知道了同學們在中學對此部分的了解程度。前面我們通過對第二章、第三章的學習了解到近代以來隨著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加深,社會各階級都面臨“怎么辦”的問題。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他們從各自的階級立場出發,對國家的出路進行了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方案。然而歷史表明,從洪秀全到孫中山,從《天朝田畝制度》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都沒有找到一條挽救中國社會危機的出路,這些探索無一例外地以失敗而告終,真可謂“山重水復疑無路”,就在此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的探索者在漫漫的黑夜中,終于看到了曙光,這又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么,本章我們將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早期領導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產黨誕生
【第二小節50分鐘】
一、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本部分時間10分鐘)
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 五四運動以后,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蓬勃興起,馬克思主義開始在知識界中得到傳播。
在李大釗等的影響和當時形勢的推動下,一批愛國的進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經過各自的摸索,逐步劃清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和其他社會主義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
中國早期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物,主要有三種類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其代表除李大釗以外,就是陳獨秀。
1919 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給陳獨秀上了嚴峻的一課,促使他開始對資本主義采取批判的態度。 1920 年 9 月,他發表《談政治》一文,指出由少數資本家所把持的共和政治為社會主義所代替“乃不可逃的運命”,公開宣布,“我承認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 ( 即生產階級 ) 的國家,創造那禁止對內對外一切掠奪的政治,為現代社會的第一需要”。這表明,他站到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來了。
【說一說】“中國的孔子猶如西方的耶穌,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然而中國仍舊失去了山東,這說明了什么?你能從顧維鈞身上學到什么的精神?
【寓言】《伊索寓言》;狼在河的上游,責備下游的羊把水攪渾了,羊說,他在下游喝水,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攪渾。狼又說:“但是你去年罵了我爸爸。”羊回答說,那是他還沒有出生。狼于是對羊說:“即使你善于辯解,我還是要吃了你”這段寓言是對舊中國外交的最好注腳
其次,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左翼骨干。其代表為毛澤東等。
毛澤東是湖南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他說:“我第二次到北京時,讀了許多關于俄國情況的書。我熱心地搜尋那時候能找到的為數不多的用中文寫的共產主義書籍。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這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 ( 馬克思、恩格斯著 ) 、《階級斗爭》 ( 考茨基著 ) 和《社會主義史》 ( 柯卡普著 ) 。 1920 年冬,他成為了—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廣東的楊匏安早年留學日本,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 1919年11月、12月,他發表《馬克思主義 ( 一稱 < 科學的社會主義 >) 》一文,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容,包括唯物史觀、剩余價值理論和階級斗爭學說等,作了比交確切的闡述。它的發表幾乎與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同時,可以說是該文的姊妹篇。
湖南的蔡和森于五四運動后赴法勤工儉學。他在1920年8月致書毛澤東:“我近對各種主義綜合審諦,覺社會主義真為改造現世界對癥之方,中國亦不能外。”他“猛看猛譯”馬克思主義書籍,供自己和他人閱讀,成了中國留法學生中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
天津學生領袖周恩來說,自己到歐洲以后,“對于一切主義開始推求比較”,到 1921 年秋,終于“定妥了我的目標”即共產主義。他表示,“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并且很堅決的要為他宣傳奔走”。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國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時期的活動家。其代表為董必武等。董必武回憶說:“我們過去和孫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發展了,孫中山掌握不住,結果叫別人搞去了”。讀了許多關于十月革命的書籍后,才…逐漸明了俄國革命列寧黨的宗旨和工作方法與孫中山先生的宗旨和工作方法迥然不同”。于是就開始“想俄國與中國問題,開始談馬克思主義”。吳玉章、林伯渠等也有類似的思想經歷。
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主要是由以上三種人組成的。其中李大釗、陳獨秀屬于先驅者和擎旗人,毛澤東等五四運動的左翼骨干則是其主體部分。
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適應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需要,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掀起了一場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運動。這個運動一開始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明確地同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主義劃清界限。
當時,中國的先進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盡管還不深入,但他們對當時能找到的馬克思主義著作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并且對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聯獲得了基本正確的理解。在當時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存在著馬克思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修正主義的嚴重對立。中國的先進分子對于社會民主主義、修正主義采取了明確的批判態度。毛澤東說,“社會民主主義,借議會為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的立法總是保護有產階級的”。蔡和森也表示,自己對修正派社會主義“一律排斥,不留余地”。這說明,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一開始就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原則和正確方向。
第二,注意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
中國的先進分子一旦學得馬克思主義,就主張運用它去研究和解決中國面臨的實際問題。李大釗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一方面肯定這個理論“為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具有普遍意義;另一方面又認為,“馬氏的學說實在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我們不可以不考慮我們的環境,“就那樣整個地拿來,應用于我們的時代”。在《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中,他指出,“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樣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于環繞著他的實境”。當人們以一種理論“作工具,用以為實際的運動”時,這種理論“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適應環境的變化”,即在運用中得到發展。這說明,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已經在實際上初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應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盡管當時還沒有這樣明確地提出這個命題。
第三,開始提出知識分子應當同勞動群眾相結合的思想。
李大釗指出,“我們很盼望知識階級作民眾的先驅,民眾作知識階級的后盾”。知識階級的意義,就是忠于民眾、作民眾的先驅者。他不僅重視工人,號召“把三五文人的運動”變成“勞工階級的運動”;而且還重視農民,號召先進的知識分子去做“開發農村的事”。他主張知識分子“向農村去”、“到民間去”。正是在他的指引下,北京大學的鄧中夏等開始到工人中去進行活動。盡管當時到工人中去的知識分子為數不多,但這畢竟是一個重要的開端,它預示著先進的知識分子應當遵循的新方向和應當走的新道路。
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中國的先進分子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后,并沒有拋棄而是繼承了五四運動的科學和民主的精神,并賦予它們以新的涵義,使它們在更高的層次上得到了發揚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并沒有中斷或取消五四以前開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啟蒙工作。中國的先進分子以唯物史觀為武器,從反對封建思想入手,進而提出必須反對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爭的立足點,從爭取個人的個性解放,擴展到爭取人民群眾的社會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爭方式,從少數人進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發展為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啟蒙者的弱點,把反封建的啟蒙運動有力地推向了前進。
如果說,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的斗爭,那么,五四以后的新文化運動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揮指導作用了。
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本部分時間15分鐘)
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
隨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逐步傳播,建立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的任務被提上了日程。
在工人階級政黨產生以前,中國國民黨及其前身在中國革命中起領導作用。辛亥革命以后,原先的革命黨人有的消極退隱,有的甚至蛻變為軍閥、官僚、政客。五四運動時,國民黨并沒站在群眾運動的前列。蔡和森感嘆說:這個趨勢很可以說明國民黨已“不能領導革命了,客觀的革命勢力發展已超過它的主觀力量了”。成立新的政黨來領導中國革命,成了近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
【互動】五四時期,國民黨去哪了?
1920年1月,有人在報刊上發表《勞動團體與政黨》一文,呼吁“勞動團體應自己起來做一個大政黨”。
1920年4月,經共產國際批準,俄共(布)遠東局派維經斯基來華。他先后在北京、上海會見李大釗、陳獨秀等,介紹蘇俄和俄共情況,并說中國可以組織共產黨。這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分布(圖示)
成立地點主要負責人成立時間上海陳獨秀1920、8北京李大釗1920、10武昌董必武、陳潭秋1920秋長沙毛澤東、何淑衡1920秋廣州陳公博、譚平山1920秋濟南王盡美、鄧恩銘1921春巴黎周恩來1921、3東京周佛海1921、3
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活動 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以后,著重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
【同學策劃】:
藝術生,理科生:同學們如果是你們,當時可以用什么辦法來宣傳馬克思主義呢?
文科:為什么要進行論戰?如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創辦馬克思主義刊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流派進行三次大規模的論戰
第一、關于問題與主義的爭論
胡適于1919年7月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文章,公開反對馬克思主義,挑起了“問題與主義”的論戰。反對通過社會革命根本解決中國社會問題,主張只可以對一個個具體問題進行研究,作一點一滴的改良。
焦點:中國要不要馬克思主義、要不要革命
胡適:“要一個一個地研究問題,一點一滴地解決問題。”
實質:反對從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會制度,宣揚資產階級改良主義。
李大釗:“必須有一個根本解決,才有把一個一個具體問題都解決了的希望。”
實質:主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社會革命,認為“問題”與“主義”不能截然分開,兩者應該并行不悖。
第二、關于社會主義的論戰
張東蓀、梁啟超等人認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實行社會革命是違反國民性。
他們認為當務之急是開發實業,增加富力,興辦教育,發展資本主義,根本談不上社會主義;中國工業不發達,沒有真正的無產階級,不能建立共產黨,不能發動真正的社會主義運動。
焦點: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
第三、同無政府主義的論戰
無政府主義的代表人物是黃凌霜和區聲白,他們反對一切國家,攻擊無產階級專政,鼓吹絕對自由,主張絕對平均主義。
焦點: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實行社會革命還是實行社會改良,需要不需要建立無產階級政黨。
當時,遠在法國留學的周恩來,為了堅持馬克思的觀點,竟和無政府主義者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因為有人誹謗《共產黨宣言》,一向文雅的周恩來竟會勃然大怒。
馬克思主義者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者之間的論戰,其結果:
一是使許多并不了解社會主義的人也轉而信仰社會主義了。
二是幫助傾向社會主義的進步分子劃清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界限,科學社會主義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流派的界限。
【小結】真理越辯越明,同時在論戰中真理才能得到更好的宣傳
第二、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
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員認識到,組織共產黨,“離開工界不行”。“我們都是知識分子出身,與工人階級的距離很大。因此,首先應當同他們加強內部聯系”。為此,他們提出了“請鉆進工場去罷”的口號。
各地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創辦了一批專門供工人閱讀的進行馬克思主義啟蒙教育的刊物。如上海有《勞動界》、北京有《勞動音》和《工人月刊》、濟南有《濟南勞動月刊》等。同時,還創辦了各種形式的工人學校,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鄧中夏在北京長辛店、李啟漢在滬西小沙渡分別開辦的勞動補習學校。開辦學校,是黨的早期組織對工人工作的入手方法,借此以接近群眾。
《勞動音》(圖示)
中國通俗性工人刊物,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主辦。1920年11月在北京創刊,周刊。辦刊宗旨是提倡“勞動主義”。
此刊反映中國工人的痛苦生活,報道罷工運動,結合具體事實通俗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號召工人組織起來進行斗爭。
主要發行于長辛店、 南口等工人聚集地區。不久遭北洋政府查禁。
經過宣傳教育,覺悟的工人有了組織起來的要求。1920年11月,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的第一個工會—上海機器工會宣告成立。1921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長辛店成立工人俱樂部(工會)。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地的工人也相繼成立工會。工會開始發動工人開展罷工斗爭。工人的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在斗爭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第三、進行關于建黨問題的討論和實際組織工作
1920年11月,黨的發起組制定了《中國共產黨宣言》,闡述共產主義者的理想、共產主義者的目的和階級斗爭的最近狀態。《宣言》沒有向外發表,不過以此為收納黨員的標準。
各地的共產主義者對建黨的有關問題展開了討論。共產黨早期組織導成立后進行的這些活動,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初步確立了共產主義信念的知識分子,其思想感情進一步轉變到工人階級方面來;同時,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馬克思主義的教育而提高了階級覺悟。這樣,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在中國創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基本具備了。
三、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歷史特點 (本部分時間15分鐘)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中國工人運動與馬克思列寧主義初步結合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 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舉行。其間由于會場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房搜查,最后一天的會議改在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舉行。“參加大會的有12名代表,他們來自7個地方”,代表53名黨員。他們是:李達、李漢俊(上海) ,張國燾、劉仁靜(北京),毛澤東、何叔衡(長沙),董必武、陳潭秋(武漢),王盡美、鄧恩銘(濟南) ,陳公博(廣州),周佛海(日本東京)。陳獨秀、李大釗因分別在廣州和北京有事,未出席會議。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出席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
【案例】:中共共產黨的發起者,何等重要的歷史地位,當年有誰在意了?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不久,就走的走散的散,有更好的去處。
這7個人,金一南在《苦難輝煌》中做了這樣的假設,如果歷史是可知的,他們會不會做這樣的糊涂之事?就像打牌一樣,你知道所有的底牌之后,你還會這樣出牌嗎?當然歷史不可知,但如果可知的話,他們肯定不會這樣做。你們親手發起的政黨,28年之后奪取全國政權,用得著當漢奸嗎?用得著當軍統特務嗎?有誰知道這個黨今后會有這么一番作為?沒人知道。從頭走到尾的只有兩個,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只有這兩人,最終走向了天安門。
【活動】 認識“一大”人物
1、文科生,由12位同學扮演12位一大代表,講述不同的命運
2、藝術生理科生欣賞視頻片段:通過《建黨偉業》片段認識“一大”代表
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以及聯合第三國際等。大會在討論實際工作計劃時,決定首先集中精力組織工人。鑒于當時的黨“幾乎完全是由知識分子組成”,大會決定“要特別注意組織工人,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他們”。
大會選舉產生了由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的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以陳獨秀為書記。這樣,黨的一大就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或稍后,與黨的上海發起組沒有聯系的一批先進分子也在獨立地籌備建黨。1921年夏,利群書社的成員在湖北黃岡開會,表示“贊成組織新式的黨——布爾什維克式的黨,并提議把要組織的團體叫做波社( 波爾什維克) ”。當得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消息后,惲代英立即號召其成員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結束利群書社的活動。 1922 年夏,吳玉章、楊聞公等20余人在四川秘密成立中國青年共產黨,并發行《赤心評論》。其后,中國青年共產黨宣布自動取消,并令其成員個別地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些事實說明,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來領導中國革命,已成為中國最先進的分子的共同要求。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特點和意義 中國共產黨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成立的。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第二國際社會民主主義、修正主義遭到破產之后。它所接受的,是沒有被修正主義閹割的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的科學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是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即列寧主義,是在斗爭中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劃清了界限的科學社會主義。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工人運動的基礎上產生的。中國工人階級身受帝國主義者、本國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的三重壓迫,具有堅強的革命性。在這個階級中,不存在歐洲那種工人貴族階層,沒有社會改良主義的基礎。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國,工人階級根本不可能進行和平的議會斗爭,他們很少可能對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所以,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基礎的黨,是一個區別于第二國際舊式社會改良黨的新型工人階級革命政黨。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它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中國人民從來就勤勞勇敢,富于斗爭傳統。他們的斗爭之所以屢遭挫折和失敗,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沒有一個先進的堅強的政黨作為凝聚自己力量的領導核心。而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這種局面就根本改變了。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使得一切反動勢力感到深深的恐慌。這個運動在萌芽時即被斥為“過激主義”,被視為“洪水猛獸”,而遭到中外反動派的聯合壓迫,以致它剛剛成立,就不能不處于秘密狀態。在以后的一個長時間里,它不僅遭到御用文人的惡毒攻擊、特務的殘酷迫害,更受到反動軍警的血腥鎮壓。但是,幼稚的、弱小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還是迎著種種誣蔑和壓迫,而不可遏止地生長和發展了起來。當年,它只有幾十個成員; 28 年以后,它就成為領導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了。這個事實說明,代表歷史前進方向的新生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在當時的中國,工人階級的人數不多,又比較年輕,許多工人不久前還是小生產者。在黨內,出身于小資產階級的黨員更占有相當大的數量。因此,新生的中國共產黨不能不受到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嚴重影響。同時,它是在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情況復雜、經濟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自己的活動的。因此,它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制定出適合中國情況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不能不經歷一個曲折的探索的過程,一個在黨和人民集體奮斗的基礎上逐步積累經驗的過程。這些情況表明,中國共產黨要勝利地擔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切實地、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建設。
總結: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的選擇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和革命運動發展的必然?(本部分時間5分鐘)
【學習思考】:
1.中國的先進分子為什么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2.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