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全球化推廣和運用,促進了標準的改進和發展,使得當前國際標準的變化有兩個趨勢,一是各類專業標準日益增多,有專業的延伸,有范圍上的擴展,如航空業的AS9000、通訊技術業的TL9000、藥品制造業的GMP、食品行業的HACCP以及汽車供應商的TS16949標準;另一個趨勢是標準的集成化或整合,即相關標準集成一個統一體,保證組織貫徹綜合管理體系的可行性,如ISO9000與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整合。而汽車供應商目前普遍采用的ISO/TS16949標準正是ISO9000標準在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的特定要求。
汽車制造是一項很復雜的系統工程,整個汽車是由上萬個零部件裝配在一起的組合件,涉及冶金、化工、紡織、電工、玻璃、塑料、橡膠、輕工等行業。因此整車制造商對零部件供應商的質量依賴性很強,需要一種模式來保證零部件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質量。
為適應汽車工業全球采購的需要,減少零部件及材料供應商為滿足各國質量體系要求而多次認證的負擔,減低采購成本,ISO/TS16949技術規范符合全球汽車行業中現用的汽車質量體系要求,并可避免多重認證審核。 同時可以建立一個美國及歐洲都可以接受的單一質量體系文件和認證注冊方案,避免企業編制多重質量體系文件和重復認證注冊的困擾。
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好處:
1.在供應鏈中持續不斷的改進,包括質量改進、生產力改進,從而使成本降低;
2.強調缺點的預防,采用SPC技術及防錯措施,預防不合格的發生,“第一次就做好”是最經濟的質量成本;
3.減少變差和浪費,確保存貨周轉及最低庫存量,強調質量成本,控制非質量的額外成本(如待線時間,過多搬運等);
4.注重過程,不僅要對過程結果進行管理,更強調對過程本身進行控制,從而有效地使用資源,降低成本,縮短周期;
5.注重客戶期望。各種技術標準僅能作為合格與不合格的判據,但并不是合格產品就能產生效益,只有讓用戶完全滿意的產品才能被顧客接收,才能創造價值。因此,質量的最終標準是用戶完全滿意,用戶滿意是實現質量的最好途徑。
6.能接受到新的管理思想,一種汽車文化,從而對我們傳統文化產生沖動,形成新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